熊猫体育:「BK Block」选秀观察:四位国际新秀的评估
以下是2025年NBA选秀四位国际新秀的早期评估报告:博格柳布·马尔科维奇、塞尔希奥·德·拉雷亚、迈克尔·鲁日奇、约翰·格伦洛
NBA全球化进程持续深化,以下是2025年选秀值得关注的四位国际新秀深度观察:
波格丹·马尔科维奇是一名身高2米11的前锋,效力于亚得里亚海联赛的梅加队,七月将年满20岁。
马尔科维奇凭借全面的产出和高效的投篮表现脱颖而出,同时展现出灵光乍现的持球技术、转换进攻中的自主创造能力以及进攻机动性。截至12月22日,他场均出战30分钟,以50.8%的投篮命中率、37.5%的三分命中率和80%的罚球命中率,贡献14.0分7.8篮板。但这位塞尔维亚新秀缺乏内线对抗硬度、防守创造力不足,且NBA角色定位模糊,因此在我的模拟选秀中暂列次轮初段——理想情况下适合对即战力要求相对较低的球队。
马尔科维奇的得分表现对于年轻职业球员而言令人印象深刻。他几乎每场都能稳定贡献两位数得分,同时展现出三分投射的多样性和转换进攻中的自主创造能力。这或许能让他与其他身高2米11的前锋区分开来。尽管他需要增加三分出手量(场均仅2.5次),但他在外线的投篮履历已成功转化到亚得里亚海联赛中,且射程覆盖NBA三分线。
在转换进攻中,马尔科维奇的自主创造能力既有趣又充满不确定性——高光时刻令人惊艳,低谷表现则显得粗糙。当状态在线时,他能以流畅的控球在小范围内穿梭,并利用修长身躯避开防守完成终结。但现阶段,他的控球大多松散,对抗下的处理球能力不足,且难以作为“抓下篮板即推进”的持球点持续创造优势。
在亚得里亚海联赛中实验这些技能无妨,但NBA是另一回事。马尔科维奇的持球技术尚未打磨到足以在更高层级胜任持球角色,这意味着若想在美国职业赛场立足,他必须转型为以终结为主的球员。我认为他能够成为稳定的定点射手,但靠近篮筐的终结前景尚存疑问。
现阶段,马尔科维奇在体型、年龄和运动能力上优于许多对手,梅加队也赋予他充分自由度,外加“冲击NBA”的额外动力。但进入更高级别联赛后,他的运动优势可能仅剩速度一项,同时角色定位和容错空间将大幅收缩——这些调整本就艰难,还需叠加从塞尔维亚到美国的跨文化适应。
马尔科维奇横移能力不错,但作为运动能力出色的2米11长人,他的护框本能未达预期。我不认为他能胜任五号位,但防守四号位甚至三号位的潜力值得关注。本赛季13场比赛仅9次封盖的数据显然不足,他虽不软弱,但也称不上强硬,比赛能量并无突出之处。
他的防守选位亟需提升:经常丢失内线卡位,且因力量不足难以补救。此外,这位2005年出生的前锋在禁区内的反应速度也时常慢半拍。不过他的运动能力确实出色,若能提升防守意识,有望成为四号位上的协防利器。
在防挡拆时,我更倾向于让他上提延误而非沉退——他缺乏封锁突破角度的能力,且空间防守时身体姿态过于直立。这一问题在换防时可能被放大,进一步加剧他在防守端的模糊前景。
马尔科维奇曾于9月4日和6日参加G联赛秋季邀请赛,对阵G联赛联合队分别得到18分(12投7中)和8分(6投0中,罚球10中8)。他此前曾报名2024年NBA选秀但最终退出,今年早些时候完成了塞尔维亚成年国家队首秀,上赛季更是荣膺U19亚得里亚海联赛决赛MVP。其经纪团队BeoBasket与Excel公司合作负责选秀事宜。
NBA角色定位:具备持球、传球、投射三重威胁的1-3号位衔接型决策者,能胜任控卫、双能卫甚至侧翼角色,适合现代NBA强调空间与多位置换防的体系。
我对西班牙控卫塞尔吉奥·德·拉雷亚寄予厚望,若他跌出我的首轮20-30顺位区间,我会非常意外。
德·拉雷亚是一名身高2米01的组织者,拥有挡拆策动天赋、充满创造力的传球、突破能力和外线投射。这位瓦伦西亚新星年仅19岁(12月4日刚满),几乎被西班牙篮球界一致看好。
他的身体条件仍是最大短板,但本赛季运动能力和整体移动已明显改善。此外,他需提升对抗下的终结效率——目前面对高强度防守时仍显吃力。尽管这位巴利亚多利德出身的球员生涯至今一直打控卫,但在NBA更可能转型为全能型持球手而非纯控卫。
不过这对我不构成困扰。无论持球15秒还是0.5秒,塞尔吉奥总能做出可靠且富有创造力的决策。我倾向于让他获得更多球权,因为他在挡拆中既能为自己也能为队友创造机会,但他同样具备接球快速决策或无球转移的能力。考虑到NBA级别的动态天赋要求,初期减少纯控卫角色或许更利于发展(参考戴森·丹尼尔斯或如今的基肖恩·乔治),但这不意味着完全剥夺他的策动权。
他能在挡拆或转换中自主创造篮下机会,拥有抛投技术但极少尝试中距离。虽然偶有干拔跳投的闪光点(我认为尚未充分开熊猫体育直播发),目前主要被用作定点射手。他偶尔会尝试背打小个后卫,但效果尚未显现。
凭借位置体型和比赛嗅觉,德·拉雷亚的前景相对乐观。尽管存在18岁球员典型的专注力波动,但当他集中精力时,无论是盯防还是协防都令人印象深刻。他的横向覆盖范围出色,长臂和活跃的双手对进攻者构成干扰。虽然具备成为外线防守尖兵的潜质,但若要兑现上限需解决两大问题:一是继续增强核心力量与爆发力(目前体型匹配锋线但对抗不足),二是改善对位小个持球者时的距离把控(现阶段因步频差距容易被小个子突破)。
德·拉雷亚目前因右脚踝伤势休战。今夏完成西班牙成年国家队首秀,出生于巴利亚多利德,早年效力家乡圣阿古斯丁学校后加入瓦伦西亚青训营,切丘·穆莱罗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4岁开始接触篮球,偶像包括卢卡·东契奇、塞尔吉奥·鲁迪和里基·卢比奥,英语交流流畅。绰号拉里(继承自父亲豪尔赫),母亲努里亚·阿森霍是私人教练。曾在对阵UCLA和洛约拉大学的比赛中亮相美国赛场。
约文图特前锋迈克尔·鲁日奇在2025年选秀中本来是最具潜力的国际球员之一,但在10月19日遭遇了一次不幸的拇指肌腱伤病,至今未能参赛。然而,鲁日奇的吸引力部分来源于他的年轻。他直到下一个10月4日才满19岁,所以如果今年的选秀时间表不合适,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参加未来的选秀。鲁日奇是一个具备首轮选秀潜力的球员,有望发展成一支季后赛球队的重要补充,但我们还需要观察他何时以及如何回归。
鲁日奇的亮点在于他的投篮能力,尤其是在他的身高下。他可以进行站位投篮、接球投篮、挡拆投篮,甚至在快速反击中也展现出了一些投篮能力。上赛季,鲁日奇在41场ACB和欧洲杯比赛中三分命中率为41.5%(34中82)。虽然他今年的三分命中率有所下降(26.7%,4中15),但目前样本量还很小。
此外,鲁日奇在接球后能够做出决策。他可以利用对方防守失误突破,直线突破或者有时通过创造性传球来应对防守。鲁日奇的比赛感觉很好,他知道何时保持球的流动,并且在做出决策时非常果断。
鲁日奇并不算特别具有运动天赋,但我认为他凭借自己的身高、灵活性和比赛阅读能力,最终会有足够的余地来弥补这些不足。我希望他能在篮板球方面做得更好(本赛季场均2.4个篮板,上赛季2.8个篮板 (每40分钟6.7个),但他的韧性还是不错的。这主要是因为他需要变得更强壮,然后在增加的体重下保持移动性。鲁日奇看起来非常年轻,身体和面貌上都像个18岁的小伙子——他的身体对抗能力可能是个问题,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在17岁时就能为球队做出贡献。
我认为鲁日奇能在防守端作为协防球员发挥作用。目前他是一个4号位球员,而不是5号位。他的弹跳能力还不错,并且展现了一些闪光点,但整体表现还没有达到预期。与博戈柳布·马尔科维奇(Bogoljub Marković)类似,我希望看到更多鲁日奇的数字表现,考虑到他的天赋——鲁日奇身高6英尺10英寸(约2.08米),站立臂展为8英尺11英寸(约2.72米)——但我也认为他在制造防守事件方面表现出了更多的直觉。
总体来说,我希望继续评估鲁日奇在防守端的表现。对第一年17岁职业球员的防守表现,我的要求标准比较低,因此我并没有过于关注他上赛季的防守录像。到目前为止,今年的比赛我们还没有看到足够的样本。我将继续关注鲁日奇在挡拆防守中的表现,以及他在换防时的表现,因为我认为这些将是他最常见的防守任务。
约翰·格伦洛是一位19岁的德国大个子,目前效力于德国篮球甲级联赛的拉斯塔·费赫塔。上个赛季他已经参加了37场联赛比赛,场均得到6.3分、5.4个篮板、0.5次助攻、1.0次盖帽和0.4次抢断,出场时间为19.6分钟。
他的比赛风格很容易吸引人:他身高约6英尺10英寸,能投三分(本赛季各项比赛中三分命中率为36.4%,罚球命中率为72%),能在挡拆中发挥作用(上赛季1.088每回合得分,投篮命中率为24/38),并且能封盖(上赛季在18场比赛中有36次盖帽)。然而,格伦洛的运动能力有限,防守方面存在巨大疑问和不足。在进攻端,他没有任何自我创造能力,而且在进攻时的对抗能力较弱,难以在篮下完成终结。
我个人对格伦洛作为 NBA 大个子球员并不太看好。不过,我认为他对于一些中后期第二轮选秀的球队有一定的兴趣,特别是那些看重能投三分的大个子、不需要短期贡献的球队,或者可以将他暂时存放在海外,等到后续的夏季联赛中再做评估的球队。
虽然这些案例的参考价值有限,但确实构成了某种趋势范式(2024届的尼古拉·久里希奇、梅尔文·阿金萨;2023届的特里斯坦·武克切维奇、詹姆斯·恩纳吉;2022届的加布里埃莱·普罗奇达、哈利法·迪奥普、伊斯梅尔·卡马盖特、卡洛·马特科维奇、扬尼克·恩佐萨、雨果·贝松;2021届的罗卡斯·约库拜蒂斯、朱汉·贝加兰、菲利普·佩特鲁舍夫...)。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马特科维奇与武克切维奇在赛季中期分别加盟新奥尔良鹈鹕和华盛顿奇才体系的运作轨迹,展现了一条有趣的职业路径不过,从这些球队的角度来看,投资回报并没有体现出来——至少在场上没有显现出来。我个人对“选秀-存放”策略能否成功持怀疑态度。
我将格伦洛看作是一个类似于卢克·科内特的角色和风格——他是一个能投三分并能封盖的大个子,但需要完全由他人组织进攻。此外,他的动作僵硬,站立姿势挺直,重心较高。这使得他在 NBA 级别的防守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即使在德国,这样的防守问题也会成为问题,尽管他有一定的盖帽能力。对格伦洛的投资实际上是相信他的投篮能弥补他的防守缺陷,并且能够在有限的体力消耗分钟内将这些缺陷掩盖或改善到可接受的水平。
文章是2024年12月24号发布的,距离现在过去了几个月,实际选秀行情、球场表现等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请大家理性观看。
搬运的文章希望各位老哥能喜欢,有什么想法一起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部分图片和素材来源网络,为了保持语序通顺,文章有做稍微的修改。
以下是2025年NBA选秀四位国际新秀的早期评估报告:博格柳布·马尔科维奇、塞尔希奥·德·拉雷亚、迈克尔·鲁日奇、约翰·格伦洛
NBA全球化进程持续深化,以下是2025年选秀值得关注的四位国际新秀深度观察:
波格丹·马尔科维奇是一名身高2米11的前锋,效力于亚得里亚海联赛的梅加队,七月将年满20岁。
马尔科维奇凭借全面的产出和高效的投篮表现脱颖而出,同时展现出灵光乍现的持球技术、转换进攻中的自主创造能力以及进攻机动性。截至12月22日,他场均出战30分钟,以50.8%的投篮命中率、37.5%的三分命中率和80%的罚球命中率,贡献14.0分7.8篮板。但这位塞尔维亚新秀缺乏内线对抗硬度、防守创造力不足,且NBA角色定位模糊,因此在我的模拟选秀中暂列次轮初段——理想情况下适合对即战力要求相对较低的球队。
马尔科维奇的得分表现对于年轻职业球员而言令人印象深刻。他几乎每场都能稳定贡献两位数得分,同时展现出三分投射的多样性和转换进攻中的自主创造能力。这或许能让他与其他身高2米11的前锋区分开来。尽管他需要增加三分出手量(场均仅2.5次),但他在外线的投篮履历已成功转化到亚得里亚海联赛中,且射程覆盖NBA三分线。
在转换进攻中,马尔科维奇的自主创造能力既有趣又充满不确定性——高光时刻令人惊艳,低谷表现则显得粗糙。当状态在线时,他能以流畅的控球在小范围内穿梭,并利用修长身躯避开防守完成终结。但现阶段,他的控球大多松散,对抗下的处理球能力不足,且难以作为“抓下篮板即推进”的持球点持续创造优势。
在亚得里亚海联赛中实验这些技能无妨,但NBA是另一回事。马尔科维奇的持球技术尚未打磨到足以在更高层级胜任持球角色,这意味着若想在美国职业赛场立足,他必须转型为以终结为主的球员。我认为他能够成为稳定的定点射手,但靠近篮筐的终结前景尚存疑问。
现阶段,马尔科维奇在体型、年龄和运动能力上优于许多对手,梅加队也赋予他充分自由度,外加“冲击NBA”的额外动力。但进入更高级别联赛后,他的运动优势可能仅剩速度一项,同时角色定位和容错空间将大幅收缩——这些调整本就艰难,还需叠加从塞尔维亚到美国的跨文化适应。
马尔科维奇横移能力不错,但作为运动能力出色的2米11长人,他的护框本能未达预期。我不认为他能胜任五号位,但防守四号位甚至三号位的潜力值得关注。本赛季13场比赛仅9次封盖的数据显然不足,他虽不软弱,但也称不上强硬,比赛能量并无突出之处。
他的防守选位亟需提升:经常丢失内线卡位,且因力量不足难以补救。此外,这位2005年出生的前锋在禁区内的反应速度也时常慢半拍。不过他的运动能力确实出色,若能提升防守意识,有望成为四号位上的协防利器。
在防挡拆时,我更倾向于让他上提延误而非沉退——他缺乏封锁突破角度的能力,且空间防守时身体姿态过于直立。这一问题在换防时可能被放大,进一步加剧他在防守端的模糊前景。
马尔科维奇曾于9月4日和6日参加G联赛秋季邀请赛,对阵G联赛联合队分别得到18分(12投7中)和8分(6投0中,罚球10中8)。他此前曾报名2024年NBA选秀但最终退出,今年早些时候完成了塞尔维亚成年国家队首秀,上赛季更是荣膺U19亚得里亚海联赛决赛MVP。其经纪团队BeoBasket与Excel公司合作负责选秀事宜。
NBA角色定位:具备持球、传球、投射三重威胁的1-3号位衔接型决策者,能胜任控卫、双能卫甚至侧翼角色,适合现代NBA强调空间与多位置换防的体系。
我对西班牙控卫塞尔吉奥·德·拉雷亚寄予厚望,若他跌出我的首轮20-30顺位区间,我会非常意外。
德·拉雷亚是一名身高2米01的组织者,拥有挡拆策动天赋、充满创造力的传球、突破能力和外线投射。这位瓦伦西亚新星年仅19岁(12月4日刚满),几乎被西班牙篮球界一致看好。
他的身体条件仍是最大短板,但本赛季运动能力和整体移动已明显改善。此外,他需提升对抗下的终结效率——目前面对高强度防守时仍显吃力。尽管这位巴利亚多利德出身的球员生涯至今一直打控卫,但在NBA更可能转型为全能型持球手而非纯控卫。
不过这对我不构成困扰。无论持球15秒还是0.5秒,塞尔吉奥总能做出可靠且富有创造力的决策。我倾向于让他获得更多球权,因为他在挡拆中既能为自己也能为队友创造机会,但他同样具备接球快速决策或无球转移的能力。考虑到NBA级别的动态天赋要求,初期减少纯控卫角色或许更利于发展(参考戴森·丹尼尔斯或如今的基肖恩·乔治),但这不意味着完全剥夺他的策动权。
他能在挡拆或转换中自主创造篮下机会,拥有抛投技术但极少尝试中距离。虽然偶有干拔跳投的闪光点(我认为尚未充分开发),目前主要被用作定点射手。他偶尔会尝试背打小个后卫,但效果尚未显现。
凭借位置体型和比赛嗅觉,德·拉雷亚的前景相对乐观。尽管存在18岁球员典型的专注力波动,但当他集中精力时,无论是盯防还是协防都令人印象深刻。他的横向覆盖范围出色,长臂和活跃的双手对进攻者构成干扰。虽然具备成为外线防守尖兵的潜质,但若要兑现上限需解决两大问题:一是继续增强核心力量与爆发力(目前体型匹配锋线但对抗不足),二是改善对位小个持球者时的距离把控(现阶段因步频差距容易被小个子突破)。
德·拉雷亚目前因右脚踝伤势休战。今夏完成西班牙成年国家队首秀,出生于巴利亚多利德,早年效力家乡圣阿古斯丁学校后加入瓦伦西亚青训营,切丘·穆莱罗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4岁开始接触篮球,偶像包括卢卡·东契奇、塞尔吉奥·鲁迪和里基·卢比奥,英语交流流畅。绰号拉里(继承自父亲豪尔赫),母亲努里亚·阿森霍是私人教练。曾在对阵UCLA和洛约拉大学的比赛中亮相美国赛场。
约文图特前锋迈克尔·鲁日奇在2025年选秀中本来是最具潜力的国际球员之一,但在10月19日遭遇了一次不幸的拇指肌腱伤病,至今未能参赛。然而,鲁日奇的吸引力部分来源于他的年轻。他直到下一个10月4日才满19岁,所以如果今年的选秀时间表不合适,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参加未来的选秀。鲁日奇是一个具备首轮选秀潜力的球员,有望发展成一支季后赛球队的重要补充,但我们还需要观察他何时以及如何回归。
鲁日奇的亮点在于他的投篮能力,尤其是在他的身高下。他可以进行站位投篮、接球投篮、挡拆投篮,甚至在快速反击中也展现出了一些投篮能力。上赛季,鲁日奇在41场ACB和欧洲杯比赛中三分命中率为41.5%(34中82)。虽然他今年的三分命中率有所下降(26.7%,4中15),但目前样本量还很小。
此外,鲁日奇在接球后能够做出决策。他可以利用对方防守失误突破,直线突破或者有时通过创造性传球来应对防守。鲁日奇的比赛感觉很好,他知道何时保持球的流动,并且在做出决策时非常果断。
鲁日奇并不算特别具有运动天赋,但我认为他凭借自己的身高、灵活性和比赛阅读能力,最终会有足够的余地来弥补这些不足。我希望他能在篮板球方面做得更好(本赛季场均2.4个篮板,上赛季2.8个篮板 (每40分钟6.7个),但他的韧性还是不错的。这主要是因为他需要变得更强壮,然后在增加的体重下保持移动性。鲁日奇看起来非常年轻,身体和面貌上都像个18岁的小伙子——他的身体对抗能力可能是个问题,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在17岁时就能为球队做出贡献。
我认为鲁日奇能在防守端作为协防球员发挥作用。目前他是一个4号位球员,而不是5号位。他的弹跳能力还不错,并且展现了一些闪光点,但整体表现还没有达到预期。与博戈柳布·马尔科维奇(Bogoljub Marković)类似,我希望看到更多鲁日奇的数字表现,考虑到他的天赋——鲁日奇身高6英尺10英寸(约2.08米),站立臂展为8英尺11英寸(约2.72米)——但我也认为他在制造防守事件方面表现出了更多的直觉。
总体来说,我希望继续评估鲁日奇在防守端的表现。对第一年17岁职业球员的防守表现,我的要求标准比较低,因此我并没有过于关注他上赛季的防守录像。到目前为止,今年的比赛我们还没有看到足够的样本。我将继续关注鲁日奇在挡拆防守中的表现,以及他在换防时的表现,因为我认为这些将是他最常见的防守任务。
约翰·格伦洛是一位19岁的德国大个子,目前效力于德国篮球甲级联赛的拉斯塔·费赫塔。上个赛季他已经参加了37场联赛比赛,场均得到6.3分、5.4个篮板、0.5次助攻、1.0次盖帽和0.4次抢断,出场时间为19.6分钟。
他的比赛风格很容易吸引人:他身高约6英尺10英寸,能投三分(本赛季各项比赛中三分命中率为36.4%,罚球命中率为72%),能在挡拆中发挥作用(上赛季1.088每回合得分,投篮命中率为24/38),并且能封盖(上赛季在18场比赛中有36次盖帽)。然而,格伦洛的运动能力有限,防守方面存在巨大疑问和不足。在进攻端,他没有任何自我创造能力,而且在进攻时的对抗能力较弱,难以在篮下完成终结。
我个人对格伦洛作为 NBA 大个子球员并不太看好。不过,我认为他对于一些中后期第二轮选秀的球队有一定的兴趣,特别是那些看重能投三分的大个子、不需要短期贡献的球队,或者可以将他暂时存放在海外,等到后续的夏季联赛中再做评估的球队。
虽然这些案例的参考价值有限,但确实构成了某种趋势范式(2024届的尼古拉·久里希奇、梅尔文·阿金萨;2023届的特里斯坦·武克切维奇、詹姆斯·恩纳吉;2022届的加布里埃莱·普罗奇达、哈利法·迪奥普、伊斯梅尔·卡马盖特、卡洛·马特科维奇、扬尼克·恩佐萨、雨果·贝松;2021届的罗卡斯·约库拜蒂斯、朱汉·贝加兰、菲利普·佩特鲁舍夫...)。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马特科维奇与武克切维奇在赛季中期分别加盟新奥尔良鹈鹕和华盛顿奇才体系的运作轨迹,展现了一条有趣的职业路径不过,从这些球队的角度来看,投资回报并没有体现出来——至少在场上没有显现出来。我个人对“选秀-存放”策略能否成功持怀疑态度。
我将格伦洛看作是一个类似于卢克·科内特的角色和风格——他是一个能投三分并能封盖的大个子,但需要完全由他人组织进攻。此外,他的动作僵硬,站立姿势挺直,重心较高。这使得他在 NBA 级别的防守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即使在德国,这样的防守问题也会成为问题,尽管他有一定的盖帽能力。对格伦洛的投资实际上是相信他的投篮能弥补他的防守缺陷,并且能够在有限的体力消耗分钟内将这些缺陷掩盖或改善到可接受的水平。
文章是2024年12月24号发布的,距离现在过去了几个月,实际选秀行情、球场表现等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请大家理性观看。
搬运的文章希望各位老哥能喜欢,有什么想法一起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部分图片和素材来源网络,为了保持语序通顺,文章有做稍微的修改。